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干不过奔驰宝马,奥迪CEO“背锅”出局

干不过奔驰宝马,奥迪CEO“背锅”出局

“我们没有捍卫奥迪品牌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的背锅领先地位 。”

在今年的干不过奔资本市场日上 ,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Oliver Blume)发表了公开讲话,驰宝出局指出奥迪品牌目前在市场竞争中落后于竞争对手的马奥问题。

奥博穆表示:“我们遇到了严峻的背锅软件问题  ,这迫使我们不得不推迟令人兴奋的干不过奔电动车发布计划”、“大众集团的驰宝出局业务高度依赖中国,但目前纯电动汽车产品线在中国市场没有竞争力。马奥”

在这位CEO看来,背锅奥迪掉队的干不过奔主要原因是软件问题和在电动车的进展 ,同时这也是驰宝出局奥博穆罕见的在公开场合苛责奥迪品牌的发展情况 。

而就在这一言论不久后  ,马奥大众汽车集团就宣布了一项重磅人事变动--罢免奥迪CEO杜思曼(Markus Duesmann) 。背锅据悉,干不过奔杜思曼将于8月31日离岗 ,驰宝出局他的接任者是格诺特·多尔纳(Gernot Döllner)。

公开资料显示,杜思曼1969年出生 ,于2020年4月加入奥迪 。而在加入奥迪之前 ,其生涯履历遍布BBA--1992年入职奔驰,担任V12系列发动机的设计工程师;2004年,担任奔驰新柴油发动机的部门经理;2007年,加入宝马,担任F1动力总成负责人;2016年至2017年期间,担任宝马的采购和供应商网络管理委员会成员。

关于此次杜思曼下课 ,外媒也罗列了几个主要理由 。

首先是奥迪在新技术创新方面的落后 ,也就是和文章开头所说的软件问题挂钩 。奥博穆此前就曾指出奥迪在创新方面进展缓慢 ,而这恰是其最核心的领域 。CARIAD成立之初是放在奥迪旗下的,但其软件开发能力迟迟没有提升 。

其次奥迪开始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正如奥博穆在资本市场日上所说的 ,奥迪在自己市场份额最大的中国市场 ,电动车型跟不上形势  ,导致全球交付总量连续三年下滑,去年全年总交付量为161万辆 ,也是自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奥迪品牌最重要市场之一的中国市场上,奥迪的表现也连年下滑  。

根据奥迪公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 ,奥迪一季度在华销量为13.6万辆 ,同比下滑15.6% 。同时 ,2022年,奥迪品牌在中国市场全年销量不足64万辆,较2021年足足下滑10%--这一表现,使得奥迪在一线豪华品牌中降幅最为显著。

尽管奥迪在华仍有11.5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4.7亿元)的财务收益,同比微增1.14%,但这是通过持续削减奥迪低端车型和低端配置款的数量所致。

同样是在2022年这一年,奥迪与同属“BBA”阵营的奔驰宝马的销量差距也来到10万辆  。今年以来 ,这一差距再次被拉大 。数据显示,一季度宝马、奔驰在华销量分别为19.5万辆  、19.1万辆,而奥迪仅13.6万辆,仅为前者销量的三分之二。

面对困境 ,杜思曼在今年先后两次来华 ,且表达过对奥迪销量和电动化转型的乐观。上海车展期间  ,他和奥博穆等大众集团高管造访上海时 ,也表示过要感受中国市场 。

另外  ,杜斯曼的接替者多尔纳则是大众集团的“老人”,后者1993年加入大众集团,随后在保时捷任职 ,包括概念开发负责人以及Panamera系列负责人。而在保时捷任职期间,他也曾与现任大众集团CEO奥博穆共事。在此次调任前,他在大众集团负责战略团队。

值得一提的是  ,杜斯曼下课也是大众旗下CARIAD软件部门大换血之后的又一次高管换血。

今年的上海车展过去不久,大众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原CARIAD高管团队除首席人力官外 ,其余都将被替换。彼得·博世将同两位软件专家共同进入CARIAD管理董事会。

对此,大众发言人回应称 ,“我们正在研讨CARIAD所面临的情况及相关项目进程 ,并已在软件架构布局周期等方面达成相关决议,但可能产生的人事变动并不在当前的讨论范围内  。”

奥博穆自去年9月新官上任后,不断加速大众集团的改革 ,落实各项既定目标的达成举措。在他的战略构想下,大众集团将被调整得更加灵活高效。目前 ,他也已经对管理层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像CARIAD管理和杜斯曼下课都是他的重要举措。

而这 ,是否意味着加速电动化转型的大众 ,即将上演新一轮的高层换血潮?

(责任编辑:休闲)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