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大消人民银行官网发布消息称 ,周末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二季度(总第101次)例会于28日在北京召开。央行华创证券认为,大消央行已经开始关注汇率 ,周末或有实际手段引导汇率的央行稳定。A股市场2023年上半年收官,大消在跌宕起伏中 ,周末上证指数以上涨3.65%交出了上半年成绩单。央行对于即将开启的大消下半年行情,在“复苏”与“成长”的周末高频词中,市场各方充满诸多期待。央行目前,大消内外资一致认为 ,A股下半年机会大于风险 。
01
央行重磅会议!
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
6月30日 ,人民银行官网发布消息称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二季度(总第101次)例会于28日在北京召开 。
会议指出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放缓,通胀仍处高位 ,发达国家央行政策紧缩效应持续显现,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内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 ,市场需求稳步恢复 ,生产供给持续增加,但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驱动仍不足。
会议指出,要克服困难、乘势而上 ,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切实支持扩大内需 ,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
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 。
会议认为 ,今年以来宏观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综合运用政策工具 ,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有效发挥,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贷款利率明显下降。
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经常账户延续稳定顺差 ,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 ,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功能 。
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放缓 ,通胀仍处高位 ,发达国家央行政策紧缩效应持续显现,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内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 ,市场需求稳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 ,但内生动力还不强 ,需求驱动仍不足 。
相较于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本次会议对于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表述有所变化 ,强调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对国内经济复苏态势的判断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转变为“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驱动仍不足” 。
会议指出,要克服困难 、乘势而上 ,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搞好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全力做好稳增长 、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切实支持扩大内需 ,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
02
华创证券
点评二季度央行例会
“综合施策、稳定预期 ,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的表述背后 ,央行已经开始关注汇率,或有实际手段引导汇率的稳定。后续需紧密跟踪央行关于汇率的表态、动作等 。当下降准的概率不高 ,能否再次降息需要跟踪三季度经济数据相机抉择 。
核心观点
1、“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的表述背后,央行已经开始关注汇率 ,或有实际手段引导汇率的稳定 。本周华创宏观汇率模型也捕捉到了逆周期因子的影子变量有所显著的迹象。后续需紧密跟踪央行关于汇率的表态 、动作等。
2、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在没有单边情绪押注、没有过度投机性之下的符合宏观因素影响的按照公式自然形成的汇率价格的过程。当下汇率定价已基本合理 ,我们提示过度悲观容易发生线性误推的错误。
3 、央行向商业银行投放债权的重点仍是观察结构性工具,主要是科技创新再贷款,碳减排再贷款以及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向再贷款 。MLF的新增投放只是为了对冲到期的其他债权 ,无需过度解读。
4 、当下降准的概率不高,能否再次降息需要跟踪三季度经济数据相机抉择,可参考华创宏观降息概率(详见后文) ,实体贷款利率仍有下行必要 ,但净息差较低或是掣肘因素 。
汇率 :重要的是央行的态度
1 、本次例会新增表述 :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
2 、政策似乎有着手引导汇率的稳定的意图,本周华创宏观汇率模型捕捉到了逆周期因子的影子变量有所显著的迹象。值得强调的是,这是4月初本轮贬值以来首次观测到连续交易日显著的逆周期因子影子变量。
3、重点关注“综合施策”的表述,对应后续央行有配合动用其他汇率调控工具的可能。央行对汇率调控的工具箱中包含了诸如逆周期因子 、外汇衍生合约保证金、远期风险准备金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箱种类充足 、空间充足。
4 、如何理解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不是绝对汇率数字的稳定 ,也不是方向的固定,而是在没有单边情绪押注、没有过度投机性之下的符合宏观因素影响的按照公式自然形成的汇率价格的过程 。
5 、两大指标综合判断下 ,当下汇率尚处于合理定价范围。结合上文对合理均衡水平的理解,我们提示继续过度悲观容易发生线性误推的错误 。
结构性货币政策:当下仍是货币政策重点
1 、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包含MLF(34.8%) ,结构性工具(46.5%),其他债权(未公开,倒推得出,18.6%)。
2 、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增长主要依赖结构性工具,MLF的主要用途是对冲到期的其他债权 。(一季度MLF新增5590亿 ,其他债权到期5848亿,MLF新增无需过度解读)
3 、结构性工具中一季度投放主要以科技创新再贷款,碳减排再贷款以及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向再贷款为主。(一季度结构性工具新增3754亿,上述三项再贷款新增2651亿)
4 、央行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以及再贴现额度的行为无需过度解读。额度只是决定了结构性工具的可投放量,而实际投放量要观察结构性工具的余额。截止2023年一季度末,上述三项工具的额度仍有4729亿,2022年全年余额新增为2537亿。
未来货币政策展望:
1 、政策利率能否再度调降跟踪华创宏观降息概率,具体参考前期报告《降息概率的摸索》 。当下认为连续调降政策利率的概率不高 。
2、实体贷款利率当下仍有调降的必要,对应LPR仍有连续调降的可能,但商业银行净息差的持续回落是掣肘因素。
3 、降准短期概率不大,当下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占总资产的比例相对较低 。降准作为流动性管理的工具当下出手的必要性不高 。
03
上半年A股大盘点!
2023年上半年已收官,A股市场表现总体比较平淡 。
从板块和个股来看 ,人工智能(AI)赛道成为上半年市场最大风口。从个股来看,上半年超过100只个股价格翻倍 ,最牛股票上半年上涨超过7倍;在跌幅居前的股票方面 ,主要集中在退市股,此类股票上半年跌势惨烈 ,期间下跌超80%成普遍现象。
从主要指数上半年表现来看,不同指数间呈现一定程度分化 ,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均实现上涨,上半年涨幅分别为3.65%和0.1% 。创业板指数和北证50指数走弱,上半年分别下跌5.61%和5.31%。
在主要市场指数中,科创50指数表现较好,上半年累计上涨4.71%,表明这期间科创板表现总体强于其他上市板 。
另外,中证500指数上半年表现也相对较好 ,期间累计上涨2.29% ,沪深300指数上半年则走弱 ,期间累计下跌0.75%。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AI)成为上半年市场最强赛道 ,也成为最大风口 ,这从期间该板块的表现可见一斑。Wind人工智能指数上半年涨幅高达46.74% ,远超同期主要市场指数表现 。就在2022年,该指数还表现低迷,当年度该指数累计跌幅达25.39% 。
上半年合计有超过3000只股票实现上涨 ,上涨个股数量占比超过一半 ,达到约57%。进一步统计发现 ,上半年超过1300只股票涨幅超过20% ,其中超过100只股票期间股价翻倍。
这里面 ,联特科技上半年累计上涨768.83%,成为这期间的涨幅冠军 。
联特科技2022年报资料称 ,公司在光电芯片集成、光器件 、光模块的设计及生产工艺方面掌握一系列关键技术,具备了光芯片到光器件 、光器件到光模块的设计制造能力 。公司依靠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致力于开发高速率、智能化、低成本 、低功耗的中高端光模块产品 ,为电信、数通等领域的客户提供光模块解决方案 。
另外 ,剑桥科技、中际旭创上半年涨幅分别达到459.52%和446.49%,分别居于上半年涨幅第二名和第三名 。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只股票均为通信行业股票。
04
下半年A股市场
如何演绎 ?
随着6月30日收盘,A股市场2023年上半年收官。在跌宕起伏中 ,上证指数以上涨3.65%交出了上半年成绩单 。对于即将开启的下半年行情,在“复苏”与“成长”的高频词中,市场各方充满诸多期待。
目前 ,内外资一致认为 ,A股下半年机会大于风险。有机构预计,下半年,不但北向资金继续涌入A股市场,同时,公募基金发行有望恢复至历史均值水平,险资 、银行理财、ETF基金预计贡献均超千亿元增量资金。下半年A股迎来的增量资金 ,整体规模将超过上半年 。
光大证券认为,在经历了前期由于业绩、政策预期以及外部压力带来的阶段性调整之后 ,市场或将逐步企稳。当前市场指数与估值已经都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当前市场风险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释放 ,未来下行空间有限。展望未来,市场的转机可能来自于政策与经济两个方向 ,从过往经验来看,政策预期的变化往往要比经济的实际好转来的更加迅速一些。
市场或仍将回归景气主线 ,建议关注三个方向。展望未来,主题可能仍会反复表现 ,但不再会一枝独秀 ,并且主题背后也需要景气作为支撑,因此,除了关注有望演变为市场主线的AI与“中特估”之外,也应开始考虑左侧布局经济复苏相关的方向。配置方向一:数字经济+AI;配置方向二:左侧布局经济复苏相关方向;配置方向三:“中特估”。
桂浩明表示,回顾上半年这一波三折的股市行情,大盘之所以表现不尽如人意,根本上还是与实体经济有关 。疫情之后 ,大家都期盼经济快速复苏,但是经济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 ,三年疫情对经济结构的损害,并非放开管制措施后就马上能够修复的。加上“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这三重压力一直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 ,证券市场很难走出“大牛市”行情 。
现在市场上并不缺资金 ,但愿意入市的不多 ,这反映了当前投资者对于未来较为谨慎的态度。在增量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市场的扩容压力仍然比较大,虽然不时有一些板块与个股行情出现 ,但行情往往比较短暂且在运行中震荡过大,加大了实际操作的难度 。
当然 ,上半年的市场也并非没有亮色,虽然经济复苏的节奏不如预期,但有关方面为此也采取了大量措施,包括近期出台的下调市场利率的安排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措施会逐渐地显现出其作用 。毕竟 ,在一批大市值上市公司的股息率要明显超出市场无风险收益率的情况下 ,股市要进一步大跌是不太可能的。
现在市场对三季度的政策预期比较高,加上实体经济的复苏势头开始显现,投资者对未来证券市场的走势抱有希望。特别是那些得到政策支持 ,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 、新能源等板块,会有所表现。虽然现在还不能说大盘的寻底已经完成 ,但现在已经是处于底部区域了,后市反弹的概率并不小。只是,这种反弹将是反复的,向上的行情充满曲折 。
来源 :证券之星
(责任编辑:时尚)
航拍少林寺国庆当天停车场,密密麻麻全是车,网友:还以为连连看呢
新势力车企喜迎金九行情:6家交付量超万辆,理想3.6万辆继续领跑